在山东汇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汇盟科技”)加氢车间里,员工王力正在进行日常巡检,确保每台设备正常运转,相比以往震耳欲聋的轰鸣、弥漫的蒸气与工人频繁穿梭的身影,“三化(机械化换人、自动化减人、智能化无人)”改造后的加氢车间,已被智能系统无声的指令与监控屏上清晰跃动的数据悄然替代。
作为成武县最早引入的化工企业之一,汇盟科技是一家集化学、生物技术、农药原药、农药制剂等系列产品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,是世界上第一家实现DCTF规模化生产的企业,产品销售额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70%。然而几年前,一度面临设备陈旧、管理滞后与产业高速发展脱节的窘境。“要么脱胎换骨,要么淘汰出局”,痛定思痛之下,企业斥资4000余万元,在政府助力下开启了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。DCS分散控制系统、智能监控系统、数据信息平台层层嵌入,生产控制中枢的建立,实现了由“人防”向“技防”“智控”的根本转变。
这场智能化的蜕变,不仅大幅削减了高危岗位的人工操作强度,显著优化了工作环境,更重要的是编织了一张严密的安全防护网,生产效率亦随之跃升。当传统化工生产模式遭遇瓶颈,数智化转型成为汇盟科技破茧重生的必由之路。
从速度转向质量,从做大“量”到追求“质”,山东省越兴化工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越兴化工”)通过专注于科技创新,在农药中间体和精细化工领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“冠军之路”。
这家扎根成武县化工园区的高科技企业,用20余项专利技术说话,让间甲基苯甲酸、二苄胺等产品稳稳占据国内80%以上的市场份额,成为国内外大型化工企业争相合作的“固定供应商”,更是先后荣获“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”“山东省瞪羚企业”“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”等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认证。
走进企业生产车间,年产15000吨的间甲基苯甲酸生产线格外醒目——作为企业的“拳头产品”,其采用的“高效绿色化生产”技术堪称行业创举。以间二甲苯为原料,通过液相空气氧化法,研发团队创新性地构建出气液微分散强化非均相反应器,一举突破传统间歇全混反应工艺的局限,实现了双向透过性连续化生产。从工艺源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不仅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,更从根本上解决了污染问题。
创新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。研发初期,反应效率低、杂质含量高、能耗居高不下等技术壁垒随之而来。从原料配比的毫厘调控,到反应温度与压力的精准拿捏,再到分离提纯技术的反复优化,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团队的攻坚能力。正是凭着这股“啃硬骨头”的劲头,越兴化工最终在技术与生产上形成绝对优势,成功占领全球医药中间体及基础化工原料市场高地:如今间甲基苯甲酸年产量已突破20000吨,二苄胺、苄胺等系列产品年产量均超5000吨,年销售额超3亿元,成为国内最大生产基地。
窥一斑而知全豹。近年来,成武县坚定不移实施“工业立县”战略,以科技创新为支点,持续撬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。聚焦化工产业,通过政策扶持与精准引导,推动其向高端化、集约化加速转型。一批如越兴化工、汇盟科技般掌握独门绝技、在细分领域称雄的“冠军企业”和富有活力的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正在成武加速形成,为县域经济锻造出强劲引擎。